新闻中心

钦北高速改扩建项目 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来源:小九直播cba    发布时间:2024-08-05 19:43:4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学技术项目。”一直以来,北投集团钦州至北海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全线员工正是把科研创新当做企业的生命力、当做工程的驱动力,用科研创新为钦北改扩建项目提速增效、保驾护航。

  钦北改扩建项目不仅是自治区和北海市重点工程,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重点项目。该项目总里程约139.48公里,项目批复概算总投资约140.38亿元,建设工期4年,2019年12月26日正式开工,预计2023年完工。开工不足一年,钦北改扩建项目已成为广西首个入选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的项目,其全国首创的“桩柱一体化”工艺,已获得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铜奖,项目还入选了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2020年度“科技示范”创新典型案例,并列为交通强国建设广西交通建设试点项目……一张张闪亮的科研创新名片,是钦北改扩建项目助力交通强国建设、推进交通运输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国际运输便利化、推进智慧交通发展、提升科技兴安水平的生动注解,体现了国企担当。

  今年9月,来自交通运输部的专家对北投集团钦北改扩建项目科技示范工程进行当地考验查证。钦北改扩建项目科技示范工程是广西第一次入选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的项目,对于提高广西的工程品质和科学技术水平,促进国内先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开放科研共享,助力广西“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都具有十分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钦北改扩建项目充分的发挥北投集团的全产业链优势,从设计、施工、运维全寿命周期着眼,从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等多重维度入手,紧扣钦北改扩建项目特点和难点,提出向海经济走廊区低影响、高品质改扩建项目建设总体思路:通过合理运用新技术,以对经济走廊区影响最小的方式实施改扩建,让人民群众以最安全舒适的方式、社会物资以最高效畅通的方式穿越走廊区;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际工程建设与运营对生态环境、交通通行、沿线居民的影响,促进交通、经济、生态、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

  钦北改扩建项目以“无感化施工、品质化扩容、智慧化保障”交通科技推广示范与宣传基地为目标,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开展环/车/人低影响型绿色建造技术、公路基础设施安全耐久提升技术、交旅融合服务功能提升技术的推广应用,服务钦北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促进交通技术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提升我国向海经济走廊区公路改扩建技术水平。此外,通过改扩建科技示范工程的建设,探索交通科技集成创新和成果的转化的有效方式,推动交通运输部科技成果推广目录成果及广西交通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的集成应用和快速转化。

  交通运输部的专家在钦北改扩建项目调研后认为,钦北改扩建项目科技示范工程紧紧围绕广西沿海、沿边的特点,克服了高温、高湿、高盐、高辐射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坏因,运用科技的力量,在不利的条件下创新性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成绩非常显著。专家这样认为,钦北改扩建项目中使用的橡胶沥青技术、海上环保实施工程技术、“工人馨村”管理模式、无感化实施工程技术、信息化管控应用等成果,值得向全国推广。

  针对今年突发疫情造成的施工时间紧、用人紧张的真实的情况,钦北改扩建项目以科研创新提高工程效率、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在国内创造性地进行了“桩柱一体化”工艺试验,获得了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铜奖。“桩柱一体化”工艺的意义在于使关键环节施工时间得以明显缩短,保证了整个年度的工程进度按原计划推进,明显减轻了疫情对施工进度造成的影响。

  参与研发“桩柱一体化”工艺的专家向记者介绍,该工艺使用“搭积木”的方式建造桥墩、桥梁,极大地减少了桥墩现场浇筑使用的时间,其主要流程是:桩基和墩柱采用工厂化预制生产,桩基成孔后植入预制桩,再连接预制墩柱,安装预制盖梁,桥梁的桩基、墩柱、盖梁全装配式施工,进而达到装配式桥梁的应用。根据当前试验根据结果得出,“桩柱一体化”各项力学检测、建造工艺均满足设计的基本要求。这是国内首创的桥梁下部结构装配式新技术,“桩柱一体化”建造工艺的成功运用,将减少施工对正常交通的干扰,加快施工进度,促进项目建设。与此同时,将形成一套全装配式桥梁结构的完整技术体系,逐步推动、完善产业链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推动广西乃至全国装配式桥梁技术产业发展。

  “桩柱一体化”工艺试验的顺利实施,对贯彻钦北改扩建项目“无感化施工、品质化扩容、智慧化保障”建设理念,实现“畅通钦北路,乐游北部湾”的愿景提供了重要保障,对推动广西乃至全国交通行业装配式建造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意义重大。

  走进钦北改扩建项目的“工人馨村”,干净整洁的环境、完善的生活设施、全套的运动活动场地令人耳目一新,一改以往建筑施工工地宿舍脏乱差的印象。产业工人们住上了4人空调间,条件堪比大学生宿舍。

  “工人馨村”从2019年底开始设计建设,目前已经在钦北改扩建项目全线个“工人馨村”,可容纳全线名产业工人入住。“工人馨村”以提高项目工人生活区的整体水平为管理目标,对生活区、工人宿舍区、食堂区及公共区域的建设尺寸、配套设施进行规范化建设,具体硬件措施包括:宿舍、食堂、夫妻房、探亲房、医疗室、超市、球场、理发店、24小时热水、免费wifi、远程职业培训室等设施。“工人馨村”的高标准、人性化、小区化管理建设体制最大限度调动产业工人工作积极性,是高速公路现代化建设管理方法的一次创新尝试。

  在今年疫情影响下,钦北改扩建项目“工人馨村”有效地对工人进行了规范化、封闭式的防疫,其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为疫情防控提供了硬核保障,数千产业工人到今天都没有发生一起疫情事件。“工人馨村”的党建工作常态化、人力资源信息化、集中管理物业化、培训教育专业化、人员管理人本化“五化”管理模式,不仅成功克服了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了施工进度,而且通过智能化、人性化管理,使得工人真正把工地当成了温馨的家,把流动性较大的民工转化成为相对固定的产业工人。“工人馨村”创建近一年来,“工人馨村”四个字已从一种管理模式,渐渐成为一个交通建设品牌。2020年9月,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考察组认为,“工人馨村”模式可作为一种优秀的管理理念在国内推广。

  钦北改扩建项目的铁山港跨海特大桥部分桥墩穿过红树林带。为确保施工点附近的红树林不受施工影响,项目指挥部多次修改设计的具体方案,不惜加大成本投入,制定了严密的环保方案:桩基作业时废弃泥浆必须排放至泥浆池或使用泥浆回收装置进行妥善处理,不得直接排入海中,也不得直接倾倒在滩涂附近;施工车辆必须在指定位置清洗,不得在海边或栈桥上清洗;水泥罐车不得将剩余混凝土倾倒在海中或靠近海边的地方,洗完车的废水也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发电机、振动锤等机械设备需要添加汽油或润滑油时注意监控加入量,避免油料溢出污染海面或随栈桥清洗流入海中;对废弃的机油、燃料或其他废弃液体进行分类收容并在指定位置存放,严禁随地泼洒或排入海中。就连对桩基施工泥浆的处理解决措施也很具体,陆上桩基的泥浆池与沉淀池均设置在桩基附近,泥浆池四周采用水泥砂浆护壁,避免泥浆侵染土壤,对周围环境能够造成影响。

  不仅如此,跨海大桥两岸还设置了泥浆集中处理站,每组桩基施工完毕后,通过泥浆泵车将沉淀泥浆抽出,并运至桥头排入泥浆集中处理站,泥浆集中处理站设置沉淀区、过滤器和滞留区,引进“黑旋风”泥浆过滤器对沉淀区泥浆做处理后流入滞留区,滞留区内合格泥浆可用泥浆泵车抽出后进行循环使用,达到环保高效。

  钦北改扩建项目还在整个施工期间开展“四微”“四新”活动:“四微”是以个人的微改革、微创新、微发明、微创造撬动企业由量变到质变,将钦北改扩建项目“科技+”的一张蓝图画到底;“四新”是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激发生产活力。该活动在实践生产中提炼和总结科研成果,目前已收集到上百份有特色的科研创新方案,并进一步在工程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