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处理机

陈湘生:“两碳”战略下城市建设的思考

陈湘生:“两碳”战略下城市建设的思考

来源:小九直播cba    发布时间:2024-06-18 20:01:49

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习主席郑重
产品详情

  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习主席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习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中。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承诺是基于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全球碳排放趋势以及目前碳排放现状而作出的。

  近几十年来,世界能源消费总量呈现一直增长的趋势,国际能源署(IEA) 发布报告称, 2018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达到 330 亿吨。 IEA 评估了化石燃料使用对全球气温升高的影响。印度、美国排放量增幅最大,英国等欧洲国家和地区的排放量普遍下降。

  世界能源消费量较大的国家有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等。中国大陆地 区总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美国居第二位,中国和美国占比世界能源消费总量超过 40% 。

  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势头不减,建筑业依旧呈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水 泥和钢筋持续大量生产和消耗,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水泥用量约占 30% ,钢材约占 10% ; 2020 年,我国房屋施工面积 149.5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 3.7% 。全国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 11.6 万个,同比增长 12.4% 。截至 2020 年底,我国累计开通 5G 基站 71.8 万个, 5G 基站、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成为地方部署重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及“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环保领域取 得的成绩,同时谋划 “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指明了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应依照国家生态战略发展,围绕“和谐共生、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绿色转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碳中和、碳达峰”的要求,实现快速地发展和绿色转型。

  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对绿色设计、 绿色建造、智慧工地等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明确: 绿色建造: 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采用利于节约世界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排放、提高效率、保障品质的建设方式,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工程建设活动。 绿色设计: 贯彻绿色建造理念,落实绿色策划目标的工程设计活动。 绿色建材: 在全寿命周期内可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健康、便利、可循环等特征的建材产品。 绿色施工: 在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基础要求的前提下,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及生产活动。 智慧工地: 综合采用各类信息技术,围绕人员、机械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等施工现场要素,具备信息实时采集、互通共享、工作协同、智能决策分析、风险预控等功能的数字化工程管理模式。

  基础设施建设要从“低碳化建造运维”和“减碳化工程措施”两方面着手,瞄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一系列的思维理念和实践层面的转型升级。

  从绿色施工到全过程绿色建造方面实现低碳化建造运维目标,比如采用多功能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预应力新结构,研发推广 BIM 与装配式建造技术,推广绿色建筑、健康建筑等。

  从生态环保的工程建造技术方面来说,要从清洁能源、海绵城市、环保治理、节能减排等方面着手,加大减碳化工程措施的推广力度。

  此外,可以拓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范围,释放宝贵的土地资源、创造更多的绿地空间,提高交通物流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可开发地下清洁能源,丰富能源利用方式,实现一举多得的目标。

  在低碳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和实效。新加坡地少人多,土地资源严重不足。为此,新加坡政府对其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给予了格外的重视。下一步,新加坡拟开发建设一系列适应其发展水平的地下空间工程,制定集地下交通网络、综合管廊、排水系统、油品存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效开发利用方案。

  我国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与道路,从发展方式转型着手,增强国际领导力和竞争力,促进就业与繁荣,深化结构化改革,改善国民健康情况,增强能源安全意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展轨道交通,在城镇化背景之下是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绿色减碳技术,这是城市减少碳排放的必要举措。 深圳市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作出示范,这些探索对全国来说是有意义的。

  土地集约型地铁建设创新技术。征集低使用价值土地(空间)建设占地巨大的地铁场段;集合城市多种功能建筑一体化建设;埋设试车线于山岭隧道内;集中外挂车站设备管理用房以压缩地铁车站长度、区间隧道长距离叠线敷设、立交桥下设置地铁车站、场段采用双层地下结构等创新设计。这将有效解决城市用地紧张、拆迁较多、市民出行受影响等一系列建设难题。

  环境友好型地铁建设创新技术。将车辆段上盖设计为文体公园并与周边郊野公园有机融合;结合地铁建设在场段下部设置大型雨水调蓄池,解决山体雨水防洪调蓄问题;在绿化用地下设地铁场段,明显降低了地铁工程对旁边的环境的影响;突破以地铁功能为主导的传统设计原则,创造生态地铁设计建设新模式;研发了非平衡钻凿导向装置,实现管线下地连墙成槽,避免了管线改迁对市民生活造成影响;发明减振聚能切缝药包,解决了爆破施工扰民难题。

  废弃物生态循环技术。研发了新型复合泥浆絮凝剂及配套设备泥浆处理新技术,将泥浆分离为清水、砂石和干泥土,实现废弃泥浆的循环再利用目标,避免泥浆排放对环境的污染。采用基坑预应力装配式型钢组合支撑、组合式模筑台车等新技术,降低混凝土支撑及方木、竹胶板等易耗周转材料的使用比率。

  深圳地铁7号线采用“生态地铁建造”理念,运用有限空间地铁建造技术、超长超大基坑盖挖法施工,使用预制道床快速铺轨,建设速度提高60%。利用废弃采石场、废弃水库设计双层停车场,立体化集约设置,实现多功能合一,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车辆段节地目标。

  目前,在利用地下空间进行土方开挖和盾构掘进施工时,会产生巨量的渣土。若得不到妥善处理、处置,将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其堆体还易带来塌方等次生灾害。地下连续墙施工、桩基施工中产生大量泥浆,如果随意弃置、偷排入河(海)等,将造成环境污染。地下空间开发中临时支护构建拆除、地表建筑物更新等产生大量废弃混凝土,导致非常严重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

  对建筑垃圾再利用方面也可以大胆探索,如作为建筑材料,用固体废弃物加固软土地基,进行便道施工等,能大大的提升地基承载力。通过多级振动筛、洗沙、泥浆压滤等工序,将渣土分离为粗骨料、细砂、泥饼和水,进行资源化利用。对护壁泥浆进行循环利用、原位资源化利用,废弃混凝土用于地下结构次要部位、非承担重量的构件、砌筑等。

  在固废管理决策体系研究方面,我们要努力构建一个基于BIM技术的、适用于地下空间开发的渣土和泥浆优化决策管理系统,基于多源信息融合和互联网 +的渣土精准管控模块化集成技术及处置与利用全过程可视化智能管控系统。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面向“无废”地下空间开发的扶持政策体系,从管理机制、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即有效的激励手段和保障措施)等多角度、全方位支持地下空间开发“无废化”模式、技术和装备的推广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强调: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群)交通网及国家立体交通网布局和主骨架布局、四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等。通过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建设,实现由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目标。近年来,我国超高速轨道交通网和高速公路网发展速度加快,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有工程逐步开建。目前,我们在探索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基础设施低碳高效全寿命建造模式。在减碳战略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要重新思考。

  以往的设计大多都是一个模式,但我们大家都希望通过加入钢纤维、碳纤维等韧性材料,从强度设计转向韧性设计。这样一来,能延续建筑物的寿命,这也是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从韧性设计、智能感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到智能拼装,最终实现产业链的韧性目标。构建基于智能感知、物联网的隧道结构数字孪生平台与情景协同的智能管控系统,预制隧道结构,利用数字化制造、智能化装配成套技术与装备,减少人工成本,降低碳排放,确保基础设施结构工程质量。

  碳中和目标将引发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在内的基础设施建造与运维模式的变革。碳中和的进程将改变交通运输能耗和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约 23%)。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通过物联网(含“能”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融合协同,高效利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等,实现系统性获取绿色能源和节能的目标。

  2021年3 月23 日,深圳市政府举行GEP(ECO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体系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宣布深圳将由GDP 时代转向GEP 时代。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认知,“碳中和、碳达峰”战略将带来一场颠覆传统基础设施建造与运维、交通运输、制造业和能源利用模式的革命。我们一定要立即行动,探索各行各业发展的新增长路径,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这是我们伟大而光荣的使命。